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山田昌弘,图片:库索,原文标题:《“少子化”的误解》,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山田昌弘,图片:库索,原文标题:《“少子化”的误解》,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在现代日本社会,未婚率不断上升,少子化逐渐深化。自1990年的“1.57危机”、编入了少子社会化特集的《平成四年版、国民生活白皮书》(经济企划厅、时内阁政府,1992年)之后,人们开始关注日本出生率的低下,造出了“少子化”一词并成定说。但是,关于小孩人数减少的理由,基于数据的现实认识却怎么也没能形成定论。
首先,人们迟迟没有接受少子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未婚者的增加这一事实。结婚的夫妇一般生两个孩子来抚养。尤其是20世纪80~90年代的少子化,最后转变为几乎上升到100%的未婚率就可以说明问题。
进入21世纪以后,虽然已婚者的孩子人数也趋于减少,但少子化的7成仍然归因于未婚者的增加。而且在人口学者等研究者中,这已是常识性的事实。但在实际中,一直报道关注的却只有托儿所的不足等造成已婚夫妇抚养孩子的困难。迄今为止,导致少子化的未婚者的增加几乎没有被提及过。在学会中也一样,虽然有关育儿的研究很多,但不论是在社会学还是经济学上,都几乎没有有关结婚的研究。在政策第一线也一样,只会议论如何支持育儿,而对结婚却一直一筹莫展。
日本街头的一张“催生”的选举海报
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未婚者在不断增加,但却迟迟没有意识到其原因是由于“想结婚但却结不了婚”这一现实。各种未婚者调查数据以及笔者的采访调查等都显示,在日本社会结婚的愿望没有衰退。在问卷调查中,约9成的未婚者表示未来有结婚的打算,而且这一情况二三十年前到现在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结婚本身的魅力并没有消失。但是武断地认为“未婚者增加=不想结婚的人增加”成了人们普遍的认识。于是就出现了“宣传结婚的好处”等方向错误的结婚对策。不管和谁,只要能结婚就行。如果是这样的话很快就能结婚。但是,人们都想尽可能地拥有“接近理想的婚姻”。如果有望和理想的对象过理想的婚姻生活,那人们肯定会马上就结婚吧。但是,直到最近,人们才开始谈到因没有理想的对象而无法结婚这一事实。
最后是有关理想的结婚对象的误解。现在女性仍然在要求结婚对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可以说这是战后择偶选择自由化以来,几乎没有改变的事实。于是,经济实力符合女性期待的男性人数的减少就成了结婚难、甚至是少子化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一事实与其说是无人谈及,不如说是一直以来都被“藏起来了”。
人们一般谈论的是由于想继续工作的女性增加、结婚生子之后也想继续工作所以不结婚。结婚后也想继续工作的女性在不断增加,这确实是事实。但是,很少有女性因为想继续工作而“故意”不结婚。最根本的原因是,她们虽然想婚后继续工作、但没有遇到让她们想结婚的男性。而且在日本,不论女性是否继续工作,婚后的经济生活主要由男性承担的认识依然很强烈。想做家庭主妇的女性自不必说,即使是婚后想继续工作的女性也倾向于和比自己收入高的男性结婚。
随着近年经济状况的变化,未婚年轻人的非正式员工化正在扩大,不仅仅是女性,年轻男性的经济实力也在下降,结果导致不在女性结婚考虑范围内的低收入男性增加,进而降低了结婚率此外,未婚女性的非正式员工化促使女性不得不寻找收入高的结婚对象,使经济稳定的未婚男性越来越少。
1994年笔者在几篇论文中曾提出“女性寻求收入高的男性、收入稳定的年轻男性在减少是未婚化的原因”一说,并通过《结婚的社会学》(丸善Library,1996年)一书面世,但长时间以来媒体和政策却一直无视这一观点。笔者在国家审议会、媒体评论等场合也多次陈述,但几乎没有得到回应,也没能够阻止“因为想继续工作所以不结婚”这一“民间传说”的蔓延。
接下来对未婚者进行社会调查时,笔者感受到未婚者的状况认识与现实的差距。20世纪90年代前期,笔者参加家计经济研究所的项目,针对20多岁未婚者的进行调查(其成果是发现了“寄生单身者”)。此外,2000年至2004年,在生命保险文化中心以及厚生劳动省科学研究经费的赞助下,又对未婚的非正式雇用人员进行了重点调查,从中发现了以下四点:
1. 有结婚的愿望(特别是在30岁以上的自由打工女性中,许多人表示只要有合适对象可以马上结婚;而另一方面在低收入的男性中,许多人虽然有结婚的愿望,但由于难以实现而放弃了结婚)
2. 大部分未婚者都与经济稳定的父母同住,所以当前没有经济上的不安(特别是非正式员工的女性未婚者几乎都和父母同住)
3. 期待男性维持婚后家计的意识在男女中都没有减弱(特别是女性非正式员工视之为理所当然的倾向很强)
4. 男女都坚信理想的结婚对象一定会出现(也有恋爱中的女性表示如果遇到高收入的男性将会改变主意)
一方面,收入低且不稳定的男性意识到没有女性考虑和自己结婚的严峻现实,但也有梦想成为摇滚明星的男性(30多岁)表示“等乐队出名了、自己成了明星就结婚”,也有月收入6万日元左右的男性(40多岁)认为“只要是真心喜欢,就算收入低也愿意和我一起吃苦,这样的女性一定会有的”。他们梦想着“自己成为高收入的人”或者“能够遇到喜欢低收入的自己的人”。
另一方面,大部分女性非正式员工则坚信能够遇到收入稳定、性格温和的男性。因不指望自己赚钱,所以结婚后的经济生活都将依靠对方,女性非正式员工所期待的男性的收入水平由此也一下升高了许多。在采访中,当听到年收入200万日元的女性合同工坦言“年收入没有800万日元的话没办法生活”时,不得不感叹男性的艰难时代来临了。
其实职业女性也同样有着寻找高收入男性的倾向,虽然很少有人开口就说到收入的问题,但有很多女性表示尊敬比自己收入高的人(暗指高学历、专业技能人士)。
此外,正式和非正式职业的女性都感叹“周围没有理想的男性”或“即使有也是已婚或已有恋爱对象”。尽管如此,“作为女性”,主动去跟别人搭话还是会觉得难为情。女性们都坚信理想的男性应该是“偶然”地出现、发现自己的魅力、主动向自己搭话。不论是在地方还是东京,女性所期望的结婚对象的年收入与现实中未婚男性的年收入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男性坚信即使自己收入低也会有女性愿意与其结婚,而女性则坚信一定能够遇到高收入的男性。这种认识上的反差是需要填补的。
经常有人提倡只要多建立一些保育园,结婚就会增加这一奇怪的说法。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保育园建立起来了,又怎样才能结婚呢。即使生育结束后可以继续工作的条件具备了,但没有愿意结婚的对象,又怎么生孩子呢?是觉得结婚对象遍地都是、还是觉得去趟超市就能买到?还是考虑通过人工授精生完孩子之后继续去工作?
实际上一些了解实情的地方自治体的少子化负责人等已经充分意识到了上述两点问题。和东京等大城市相比,地方的少子高龄化更加严峻。地方的总生育率之所以高是因为未婚女性流向大城市,使得计算生育率时,分母中的女性人数减少了。
地方的儿童绝对人数的减少远远超过大城市,少子化对策已经成为了事关地区存续的迫切课题。而且地方保育园好像有些过多的倾向,特别是在人口较少的地区,有许多超过了所谓的结婚适龄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未婚者,未婚者的增加导致少子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地方,根本没有单身高收入职业女性,而且收入稳定的未婚男性也很少。
四国地区的一所小学校,比起城市,日本地方的少子高龄化更加严峻
作为少子化的对策,早在20世纪80年代,农村地区就开始采取结婚推进措施,尤其是针对男性农业继承者的结婚对策开始实行(外国新娘事业也是其中一部分)。进入2000年以后,作为地区少子化对策的一个环节,市町村乃至县级的结婚推进事业开始得到广泛推行。
虽然我经常被请到地方去谈少子化对策,但是自治体等的少子化对策负责人也明白现实与认识上存在的反差。与前面提到的非正式男性职工的情况一样,他们也抱有“只要喜欢,不管什么样的条件应该都会结婚”这种带着期望性的观点。条件包括收入不稳定、忍受繁重的农活、和父母同居。
也就是说,“只要相互喜欢,不管什么样的婚姻生活应该都能忍受”这种“恋爱至上主义”观点在男性(中年)中尤其之多。因此,只要让足够多人数的男女相遇,总能遇到喜欢的人;只要喜欢总会结婚。基于这种期望性的观点开始了“相遇事业”。
三世同堂其乐融融的美好愿景,在人口越来越少的农村只能靠稻草人实现了
这一认识与年轻人的实际情况有着两方面的反差。一是“能干的男性(也就是会赚钱的男性)”会无意识地进入女性选择对象的标准中。在女性看来,不会赚钱的男性是没有魅力的男性,原本喜欢上的可能性就很低。而且,实际上,现在年轻人的结婚观念中正在迅速消失的便是“恋爱至上主义”,换句话说“浪漫、爱、意识形态”正在消失。年轻人为了过上理想的婚姻生活,在选择结婚对象时,比起一时的恋爱感情,开始更加重视实际的生活条件。因此,即使把很多男女凑到一起,也不可能很快就能结婚。
笹川日中友好基金“阅读日本书系”之《“婚活”现象的社会学》,世界知识出版社。